环球要闻:关于“国庆”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_国庆一词最早见于哪个朝代
国庆一词最早见于哪个朝代(关于“国庆”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资料图片)
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由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独立、宪法签署,或者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我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便将每年的10月1日都作为祖国的“生日”,纪念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各地人民都会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
01 中国古代有“国庆”吗?
“国庆”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五等诸侯论》一文中:
“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如果国家有了值得庆贺的好事,主上(应指帝王)却独享好处,那么当主上有了忧患,大臣也会觉得和他没关系,就不会关心。
在古代中国没有固定的“国庆”之说,值得举国同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诞辰、登基和大婚之日,人们也将这天称之为“国庆”。
02 “千秋节”
据史料记载,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每年庆祝生日的做法。
《颜氏家训·风操篇》曰: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与现代“国庆”意义更为接近的,要数唐玄宗李隆基当政时期。
《唐会要·节日》:
“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
唐玄宗李隆基采纳了这个建议,他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规定每到生日这天,“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并在此后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固定下来。他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每年这一天,宫中大摆宴席,邀请群臣共同饮酒庆祝。百姓奔走欢庆,热闹非凡。
唐 鎏金杯 故宫博物院藏
《宫苑图》卷,传为唐人作品 故宫博物院藏
《宫苑图》卷,传为唐人作品 故宫博物院藏
《宫苑图》卷,传为唐人作品 故宫博物院藏
《唐会典》中也记载了千秋节的盛况:
“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又云:“其时,金吾及四军兵士陈仗而立;太常设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百戏,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
唐 陶彩绘舞马 故宫博物院藏
庆祝仪式丰富多彩,场面非常壮观。大唐一年一次的国庆节盛况,真可谓“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
千秋节之所以能盛行,一是它与中秋节挨得很近,之后二节合流更是热闹;二是自唐玄宗将生日设为国家庆典之后,后世纷纷效仿,五代和两宋时期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举国同庆为皇帝庆生。
这样,唐玄宗之后,便相继出现了肃宗的地平节、敬宗的庆成节、武宗的庆阳节、宣宗的寿昌节、懿宗的延庆节等,甚至连末代皇帝昭宗、哀帝也设立了嘉会节和乾和节,这些成为千秋节的翻版。
03“万寿节”
经历宋元两朝,到明代时,就将皇帝生日称为“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意,并与“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清朝亦然。
这样一来,把“天子”的生日与“朝岁”“祭天”的节日并列起来,更增加了“万寿节”的庄严气氛,使其带有了更加崇高的意义,成为真正的国之庆典。
普通人过生日尚且要热闹个一两天,更遑论皇帝?
清代皇帝寿典之繁盛,超过任何朝代,在帝王中尤以康熙六十寿典与乾隆八十寿典最具盛况。
康熙帝《万寿庆典图》
以康熙六十寿典为例。寿庆期间,自京西的畅春园到西直门,经新街口、西安门通中南海,与紫禁城的庆仪连接,一路彩坊接连不断,连缀着彩墙、彩廊、歌台、灯坊等。周遭的寺观,也大都设庆祝经坛。直隶以及各省进京的臣民代表也搭设彩坊为各自的庆祝界,沿路的京城各部、寺、监官衙同样建经棚、设彩坊。一路上,用彩绸结成的“万寿无疆”“天子万年”等大字赫然出现在彩墙上;歌舞、戏剧节目、陈设难以尽数,其内容多为神仙祝寿故事。当时,京城内外,金碧相辉,锦绮相错,华灯宝烛,霏雾氤氲,弥漫周匝……此间无人不身着礼服,各种事务暂歇,欢腾、庆贺达七天。
自古有史必有图,二者相为表里。因天子万年庆祝场面的隆重古所未有,大臣奏请将其绘为长图进呈御览,以昭示遐迩、垂之永久。“凡宸章之璀璨,圣德之高深,恩赉之广大,典礼之详明,歌颂之洋溢”,皆一一胪列其中。在记述庆典活动的同时,又对圣祖的仁德备加颂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