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态:开户数超1700万!个人养老金试点“满月” 一站式投资平台仍待完善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满月”,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迅速推进,不过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养老金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退休前工资收入×100%)需不低于70%,才能够维持退休前后生活质量持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82%,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设置的55%的警戒线。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预计未来这一数据还将持续走低。中老年人预期寿命更长,但养老支出预期更低,养老费用缺口显现。


(资料图片)

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落地已经“满月”,实施效果如何?据人社部最新消息,自个人养老金制度11月25日启动实施以来,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1700万。

开户超1700万

《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2》显示,我国城市居民预期寿命达82.1岁,城市居民预计养老总支出平均83.64万元。其中,30-49岁居民预计养老所需资金100万元,60岁以上居民预期仅61.5万元。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到12月25日正好满月。制度启动当日,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110万;到12月6日,开户人数突破1000万;而今满月,开户人数已经超过1700万。

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刚刚起步,保证个人养老金信息平台的平稳运行和各方系统有效衔接是工作基础。目前,尚有部分银行未完成接入,理财产品尚处于最后测试阶段,基金、储蓄等产品也只有部分商业银行完成了测试接入,这需要各相关方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对接工作,持续扩展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增加群众的选择。此外,个人养老金信息平台与商业银行、金融行业平台的运维保障机制、数据对账机制也要逐步建立起来。

“试点一个月来,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推进,但资金账户开立情况略低于预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健全个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加快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此次试点启动,在增强居民尽早统筹考虑个人养老规划的意识、通过储蓄投资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此,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大家对个人养老金认识不够,了解不够充分。个人养老金享受个税抵扣优惠会有一定门槛,并非所有人可以适用。此外,个人养老金长期封闭管理,对大家来说,收入预期不稳定,却需要每年额外拿一笔钱投资个人养老金,也许进一步加大参与者的开支压力,目前个人养老金开户数量低于预期。

董希淼指出,居民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识,而制度本身也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对年收入6万元以下的人群,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如何享受税收优惠还应进一步研究。同时,他建议下一步,可考虑对年缴纳12000元的上限进行适当调整,以此鼓励更多居民参与。

养老金投资产品怎么选

据银行人士介绍,开办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群多集中在35-50岁。“主要因为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收入稳定,保障健全。更关注如何提高退休后养老生活质量。”银行人士表示。

郭施亮表示,个人养老金长期封闭管理,投入资金只进不出,投资组合可灵活选择,且存在个税抵扣优惠、取出税收优惠和投资收益不征税优惠等。

《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2》显示,目前城市居民财富观念更独立多元,超八成城市居民养老费用倾向靠自己而非子女,规划养老钱不再抱守退休金,而是多元配置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那么,个人养老理财产品怎么选?招商证券分析师姚紫薇表示,养老储蓄和保险产品适合极度厌恶亏损的投资者;对于低风险投资者,个人养老金理财和个人养老金基金均可考虑,其中基金产品可重点考虑稳健型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2025或2030的产品;中高风险投资者可重点考虑基金,首批12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有50%的产品为中高风险,整体权益仓位较高。不过,要注意的是,此类产品短期持有受市场影响较大,更适合希望长期参与权益市场的投资者。

记者登录工商银行APP个人养老金服务专区发现,目前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仅能投资存款产品、基金产品,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均未上线。

“从群众角度看,目前参加人要在不同阶段访问不同的服务渠道来办理业务,尚缺乏完整的服务链条,下一步,拟结合群众常用的电子社保卡、手机银行等渠道,进一步完善服务时效,同时,向群众提供线上咨询、电话咨询等服务,畅通政策和服务咨询通道。”宋京燕表示。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