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资讯丨微软小冰、奈飞联手!

AI在助力内容生产上有了新的突破。

近日,全球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宣布,其与小冰公司日本分部(rinna)、WIT STUDIO共同创作的首支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动画短片《犬与少年》,已正式发布。

此前风靡全球的AIGC更多是围绕图片展开内容制作,近期A股热炒的ChatGPT主要关注文本、语音的生成与互动。而此次奈飞发布的《犬与少年》是视频形式,被定义为AIGC技术辅助商业化动画片的首支发行级别作品。这或许意味着,AIGC对内容生产的颠覆,比想象中更快。


(资料图片)

首支AIGC动画短片开播

《犬与少年》采用了明显的日式动画风格,讲述了一只机械狗与主人幼年时共同嬉戏、相互守望的故事。

作为一部时长不足4分钟的动画,《犬与少年》的故事与画面都较为简单。其中也不乏一些巧思,比如在主人烤鱼时,小狗会帮忙喷火;主人入伍后,小狗会摇着电量不足的尾巴,在铁轨上等待主人的身影。

从观看效果来看,AI的痕迹并不明显,整体画风融合得相当自然。

不过所谓微言大义,这短短数分钟的故事背后,对于动画行业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公开资料显示,《犬与少年》采用AI辅助背景制作,由手绘上色稿,最后是AI生成细化并优化背景,小冰公司负责绘制动画场景。

一名动画从业人员表示,像《犬与少年》这样,大部份的背景画面可以采用AI自动生成的话,动画制作时间将大幅缩短。在传统动画产业中,背景绘制一般需要占用画师大量的时间。

对于AI与创作者的关系,《犬与少年》制作团队给出了他们的思考。摄影总监田中宏侍认为,人类创作者往往会同时进行多部作品的创作,很难在一部作品里倾尽所有精力,因此如何给创作者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工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动画导演牧原亮太郎认为,让最新技术成为自己的伙伴,就能确保创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回归到他需要做的根本性、创造性工作。

小冰公司参与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动画中大显身手的小冰,前身为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团队,2020年分拆为独立技术研发实体,实现完全本土化。

公开资料显示,小冰框架是全球实际落地及完备度最高的AI Being基础框架,覆盖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6.6亿在线用户、10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商业客户覆盖全球,其中在智能车机领域渗透率超过60%,在AIGC领域的商业化成果也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文化、纺织、旅游等垂直领域。

2022年11月7日,小冰公司宣布完成总额10亿元规模的新融资,用于加速AI Being小冰框架技术研发,推动数字员工普及。在此次融资之前,小冰公司于2020年11月和2021年7月完成了Pre-A轮融资及A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网易资本、高瓴资本等。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以小冰公司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将在内容生产上溅起更大涟漪。红杉资本认为,生成式AI的另一个知名应用领域便是艺术与视觉内容创作领域,而且它们的应用远不止供人们娱乐消遣而已。艺术家们用它来获得灵感、快速测试设计效果,其中一些人甚至生成了100%由计算机制作的艺术作品。

不过,红杉资本也指出,“我们看到了AI生成艺术的巨大发展,一种具备计算机科学方面技能的新型艺术家正在出现。但是这些工具还远远不够完美,例如它们生成的结果大多数时候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使用的过程中交互相对麻烦、生成的结果无法本地修改编辑等。”

对于创业者来说,或许这就是机会所在: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打造更好的辅助工具,将生成型AI以更好的方式融入他们的工作流程。比如一些针对设计行业特定领域的工具,在AI的加持下,结合可本地编辑修改的辅助工具,任何人都将能成为更好、更高效的设计师。红杉资本预计,未来可能还会有利用这些工具的新型设计机构出现。

当然,这个行业中还有挑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版权方面。另外,由于目前的算法都是用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训练的,可能到某个时候(比如版权方面的法律有了新的进展,禁止直接使用现有的网络素材训练AI),企业将需要雇佣大量的设计师来为诸如Open AI和Stability AI创造训练素材,才能更好发挥AI的创造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AIGC 犬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