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消息丨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揭牌 首批产线预计明年投产

4月15日,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这是上海首家产学研一体化的动力电池无害化处理企业。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由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院、上海安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资方共同出资成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中心选址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国际汽车城产业园,业务主要集中于动力电池回收、原材料再造以及材料再生、电池包梯次利用,覆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

今年6月,该中心将建成第一条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另一条动力电池资源再生打粉生产线计划今年9月建成。两条产线经过试生产和调试后,预计于明年1月正式投产。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董事相明辉介绍称,上海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地区,废旧电池数量逐年增加,合理的利用和处置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截至2022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94.5万辆,在全球城市里排名第一。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表示,上海正在从回收网络、管理平台、标准体系、商业探索四个方面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电池属地化、无害化处理能力。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上海市将建设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溯源和管理回收利用网络,落实汽车生产厂商和动力电池供应商主体责任,拓展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应用,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工艺、装备、产业聚集发展。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回收的电池,主要来自通信运营商和新能源汽车的退役电池。“通过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能够实现金属资源的有效循环,缓解国内资源供给约束,保障产业链安全。”相明辉称。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的技术团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他们在放电工艺、物理拆解、真空分离、污染防控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和专有成套设备,并且在企业运营管理、生态环保及资源化生产项目实施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技术团队技术总监杨国锐称,该中心将对梯次利用电池采取终身监测和终身质保,改变传统电池梯次利用行业的无序状态。他解释称,在传统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通常不知道电池的具体来源,也不清楚它们的最终去向,整个生命周期处于一个黑盒状态。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