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科技创新合作大门

5月25日晚,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一批尖端技术、前沿产品、权威报告、重磅发布在开幕式上精彩亮相,全面展示我国科技前沿成果。围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年度主题,论坛聚焦全球关切,透视创新前沿。一扇展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成果和力促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决心的大门就此敞开。

智能合约交易处理比上一代芯片性能提升4倍至5倍,性能全球领先;实现芯片内数据解密处理,为全域区块链场景应用提供可靠隐私安全保护。在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研发的新一代256核高性能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正式亮相。据悉,该芯片可应用于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全面支持建成后的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开展运行,赋能国家区块链主链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当前,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全球数据交易、金融结算、国际贸易、政务民生等领域的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Web3.0、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新形态的高速发展,区块链网络规模不断拓展,交易频次快速提升,区块链交易加速需求快速迸发。”微芯研究院硬件研发中心主任张博介绍。

不久前,由微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中心明确加速建设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构建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打造开放包容的国家区块链主链,彻底打破“区块链孤岛”现象。“这需要超高性能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的支持,也是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的核心使命。”张博说。

开幕式上发布的另一项成果——“陆相页岩油技术革命及战略突破”,也给众人留下深刻印象。从“陆相页岩生油”到“陆相页岩产油”,新一轮“石油革命”的开启,有望支撑我国未来70年的非常规石油工业发展。

“页岩油,顾名思义,就是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要从头发丝尺度的页岩颗粒中找油、产油,无异于在石头缝里‘榨油’,难度极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智解释说,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中国陆相页岩油面临黏土矿物含量高、纵向变化快、甜点区偏小、连续分布偏差等挑战。近10年,我国石油在页岩油领域,先后经历了纳米孔发现、国家973研发、勘探风险井、开发试验等一系列重大标志性事件,实现了“陆相页岩产油”革命性创新,形成了特色理论技术系列。

“通过发现页岩中丰富的生油菌藻母质、纳米孔与页理缝和纳米级石油流动孔喉,我们解决了陆相页岩‘生油’‘储油’‘产油’3项世界科学难题。同时,我们创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实验研究、勘探评价、开发工程和超前创新4项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找到了从页岩中开采石油的‘金钥匙’,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杨智说。

全面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一批国际科技组织落地中国。当前,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国际介科学组织、亚洲仿真联盟等国际科技组织陆续落地北京,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赋能助力。

“为构建机器人领域全球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以色列机器人协会发起成立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宗旨就是要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优化技术标准和规范,让机器人技术更好造福人类。”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秘书长王恒说。

“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将在全球范围内举办智能制造领域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会议,搭建专业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未来,联盟将协同世界智能制造领域优势资源,建设开放的智能生态系统,从行业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应用、高端人才聚集等多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为推动全球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国际智能制造联盟秘书长梁莹表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