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佛山南海:院士项目助推涉煤产业技术升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24日,佛山市南海区煤炭超临界水气化热电联产技改项目及配套副产氢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由中科院院士郭烈锦及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颠覆传统煤炭转化利用模式,可实现产氢、发电、供热、供蒸汽或多联产,被视为我国涉煤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新开端。

据悉,南海区长海发电有限公司开展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热电联产技改项目,采用郭烈锦院士及其团队所研发的“超临界水蒸煤”技术,利用属下洁能公司供给的水煤浆及配套副产氢项目无偿提供的氧气,进入反应器反应后产生的混合工质,推动轮机发电供热。项目可实现煤的高效净转化利用,可从源头上根除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及PM2.5等粉尘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环保效益十分显著。投产后,该项目在实现发电供热的同时,可实现副产氢每小时约1万标方,有效缓解佛山市氢源不足的现状。

动工仪式上,南海区区域能源管控和“双碳”智慧管理平台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南海区区域能源管控迈入智慧化、数字化新阶段。据了解,该平台是全省首个区域能源智慧监管平台,现已率先建设完成区域光伏智慧监管功能模块,后续还将针对南海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碳排放活动水平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能耗监测、碳排放监测、碳排放核算等功能,持续丰富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多元能源管控功能。

近年来,南海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战略,新能源产业被确立为南海“两高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一。氢能产业是南海布局新能源产业的重点,目前南海已引进上百家企业,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与此同时,氢源短缺是制约南海乃至佛山市、广东省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煤炭超临界水气化热电联产技改项目及配套副产氢项目有望补强南海氢能产业链条这一短板。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