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不容商家肆意“加码” 当前速讯


(资料图)

默达

一次普普通通的消费行为,会泄露多少个人隐私?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发现,某网红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可产生87条数据。截至今年3月,其累计产生的数据超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等敏感个人信息的达6.7亿条。

消费者扫码点餐,降低了商家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出餐效率,却还要提防自己的隐私被非法攫取;关注公众号,成为品牌会员,本是对商家品质的信任,到头来却为信息贩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着实得不偿失。正如垃圾短信过多导致部分消费者抗拒留下手机号,长此以往,也会消磨消费信心和动力。

我国个体工商户规模庞大,素质参差不齐,消费场景多样复杂,且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笔笔日常交易入手打击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其现实意义不言自明。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像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涉及到外卖配送、地区活动、连锁店等事项,提供服务时确实需要获取部分隐私信息,“自动选择最近商家”“自动填入地址”等功能也的确在无形中改善了消费体验。关键是要坚守个人信息采集过程中的“知情、同意、最小必要”等原则,在灰色地带确保不越权,在弹窗提醒时不搞“强制关注”“诱导同意”,在使用后及时消除痕迹避免泄露。

从“1杯奶茶72条隐私信息”一事上就可看出,消费者反对的并非收集信息,而是收集过多不必要的信息。换句话说,无法成为自己隐私的主人,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近日,中消协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目标十分明确,对商家而言是警告,对广大消费者亦是一种提醒。从法律层面来看,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从现实层面来看,单个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不占优势,如今消协通过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形式,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举报通道,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

消费一杯奶茶,有人追求清爽,有人独有偏好,商家如何改善服务,总得先问问消费者。扫码关注、隐私使用亦是如此,不能沦为“霸王条款”,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随意“加码”。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