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就业”链条浮出水面:毕业生“纸面就业”的数字游戏根源在哪?
(资料图片)
文/朱昌俊
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找到了工作,学校再根据三方协议的签订情况来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这一就业率与学科专业的“死亡”息息相关。按照教育部规定,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为了追求就业率,一些高校将三方协议的签订率“层层传导”:有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有商家帮学生实现“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一条“山寨”三方协议的“假就业”链条,随着就业季“浮出水面”。(7月 26日北京青年报)
继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后,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100万,就业压力毋庸多言。这样的现实之下,个别高校给就业率注水的“骚操作”不出意外地抬头了:辅导员带头走关系盖章代学生“网签”、只要花68元就能在网上买到伪造的“三方”协议……
众所周知,部分学校想方设法要求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甚至规定不签三方协议就不发学位证,这样的事情在毕业季并不鲜见。此举背后的出发点,无非是学校希望把就业率数据做得更漂亮一些——既利于来年招生,也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客观说,学校希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这个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一些事情如果做过头了,就有走向反面的可能。像不惜发动辅导员、论文指导老师来“协助”学生购买或“制作”虚假的三方协议,既掩盖了真实的就业情况,也给就业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设下了障碍。
更进一步,高校明确地鼓励甚至要求学生配合“造假”,这样的“最后一课”,实在有辱大学斯文,也可算是对高校师生的共同折腾。与其如此兴师动众逼着教师、毕业生参与造假,搞“纸面就业”,何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真正促就业的工作上?哪怕确实“无能为力”,少折腾学生,不给学生添加麻烦,也是一种帮助。
事实上,近几年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数据弄虚作假”。上个月,教育部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规范做好毕业生去向信息报送,加强数据核查,严格落实“四不准”“三不得”要求,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但综合媒体的报道来看,在今年的就业压力之下,高校在就业率上的注水严重程度恐怕不容低估。这也提醒相关部门,要尤其注意加强对就业数据的监督审核,对于造假严重、折腾学生的,就该严肃追责。
不过,在谴责高校的弄虚作假之风时,也有必要反思就业率的考核方式是否有改进优化的空间。比如,2011年教育部要求: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意味着就业率不只是关乎一所高校的声誉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规模,乃至老师们的职业前景。有了这根考核“指挥棒”,一些高校在提升就业率上就难免“用力过猛”。应该说,这个源头的问题不予以解决,要从根上降低高校在就业率上注水的动力,恐怕不易。(作者系知名媒体评论员)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关键词: